传记:《剑魂箫韵:龚自珍传》
作者:陈歆耕
出版:作家出版社
说定庵先生“仓仓皇皇”离京,是与史实不符的。龚自珍之倦于仕途,准备离京南返,在心中酝酿已久,绝不是因为某件绯闻而仓皇出走。
是“从容”,还是“仓皇”,这里再说一个具体事件:就在先生南返前一年七月,有浙江会稽乡人来龚宅赠以“会稽茶”。先生细问来人此茶产地、种植、采集情景,又细细品味其区别于龙井、碧螺春茶的独特茶质,然后写下《会稽茶》诗:
茶星夜照越江明,不使风篁负重名。
来岁天台归楫罢,春波吸尽镜湖平。
先生在诗中有“来岁”“归楫”之意。甚至他在诗的引言中,为自己规划好了“谒天台大师塔,归路访禹陵旧游,再诣稽山”的路线,并称:“明年不反棹浙江,有如此茶矣。”此言何意?是说如果明年不回到南方,就将自己如茶叶般扔进沸水中浸泡?反正此诗明确表明,先生回归南方,绝非“仓皇”做出的决定。当无可置疑。
所谓绯闻指的是定庵与顾太清女士的关系。顾太清,名春,字子春。号太清,常自称“太清西林春”“西林春”“太清春”。系高宗之曾孙、荣恪郡王绵亿之长子奕绘之侧室。这位顾太清好生了得,不仅诗词写得好,且工书画,著有《天游阁集》《东海渔歌》等。沈宝善在《名媛诗话》中称她“巧思慧想,出人意外”。有学人在论清代满洲人词时有“男中成容若,女中太清春”之说。龚自珍与这位女才子、有夫之妇的绯闻之说,源自何处呢?
此说主要见于清末民国时期的野史。裘毓麐在《清代佚闻·龚定庵佚事》中记载:“初定庵官京曹时,常为明善堂主人上客。主人之侧福晋西林春太清慕其才,颇有暧昧事。……后稍为主人所觉,定庵急引疾归……”“名善堂主人”即奕绘,“西林春太清”即顾太清。这段野史所据资料来源不详。曾朴以此为据,将之渲染虚构成一段故事写入了小说《孽海花》,使得这段绯闻故事真真假假,流布甚广。
另一个绯闻的源头来自于对龚自珍诗的误读。龚自珍在《己亥杂诗》第二百零九首写道:“空山徙倚倦游身,梦见城西阆苑春。一骑传笺朱邸晚,临风递与缟衣人。”(忆宣武门内太平湖之丁香花一首)光绪末年有位名冒广生之人,在读了有关奕绘、顾太清的诗文集后,写了六首绝句,其第六首云:“太平湖畔太平街,南谷春深葬夜来。人是倾城姓倾国,丁香花发一低徊。”“南谷”为太素与太清葬处。这里取再顾倾人国之意,用“姓倾国”隐指顾太清。又用“丁香花发”牵扯上龚自珍的诗。因而给人以龚、顾“暧昧”的暗示。更有人将龚自珍暴卒于丹阳书院传为因龚、顾的“暧昧”关系,而导致奕绘派人毒死了龚。
对此,已经有很多学人做了考证,均认为龚自珍夫妇与奕绘夫妇之间有正常的友情往来、诗词唱和是有可能的,但说龚与顾之间有什么“暧昧”,纯属无稽之谈。根据孟森的考证,龚自珍出都前一年,顾太清之夫奕绘已经去世。寻仇之说,从何谈起?而冒广生则自称,有关龚与顾的遗事,得闻于某周先生之口。此种口头传闻,岂可作为信史写入诗文中?(三十五)